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English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诸葛翀

简介:

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站长。现在杭州对口帮扶的贵州岑巩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任副站长一职。

正文:

 35岁的诸葛翀,从苏州大学蚕学专业毕业后就一直走在一条追梦路上——要用专业知识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梦。

  2018年以来,贵州岑巩县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历史机遇,从建德市引入蚕桑产业。种桑养蚕在当地属于“新型”产业,群众基础、种养技术均为空白,如何发动群众参与、构建技术服务体系,成为了发展蚕桑产业的一道难题。于是,诸葛翀便自告奋勇地前往贵州岑巩县。

  帮扶时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今年2月20日上午,杭州市帮扶黔东南州工作队的163名队员搭乘包机前往贵州省。诸葛翀就是其中一员。他的箱子里,除了行李还有一包包浙江的蔬菜种子:苏州青、小白菜、萝卜……他说,这是根据黔东南的温度、土壤选择的蔬菜种子,“带去实验,效果好可以推广。”

  在岑巩县的一年多时间里,诸葛翀已经对当地的农业有了一定了解。他说,第一次踏上岑巩县看到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老百姓,这个场景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那时,他便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里的人们是勤劳的,缺的是现代农业的科学化指导。”

  深入农村开展逐人逐项培训

  为做好蚕桑产业的组织发动、技术服务、培训农民等方面的工作,引导贫困户直接参与蚕桑产业发展,诸葛翀牢固树立“带着贫困群众一起干”的工作思路,吃住在村,挨家挨户发动群众、整村整寨开展培训、逐人逐项进行现场指导,他的身影遍布产业发展村的每一户农户家中,他的脚步踏过产业基地的每一片土地。

  此外,他还邀请浙江省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科研单位专家前来授课,协助当地县、乡、村、户四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培训体系建设。

  一年多来,诸葛翀共上门动员群众4000余人次,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贫困户和致富带头人1500人次以上,其中残疾人贫困户150人次。有力地助推了蚕桑产业“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体系的构建,形成了村支两委、党员、种植大户带领贫困户一起发展的“三带模式”,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脱贫奔小康效益显著。

  真心诚意帮老百姓谋发展

  如今,7000亩蚕桑在岑巩大地已粗具规模,共覆盖贫困人口3500余人,带动贫困群众直接参与蚕桑产业发展1000人以上,吸纳就业10000余人次,贫困户参与人次达到30%以上,直接获益24万元。

  一组组数据,记载了诸葛翀一年多来的成绩。成绩背后的故事,往往被人忽略。

  诸葛翀说,为了发动贫困户种桑养蚕,他白天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晚上到农户家中进行宣传发动。通过宣传发动,诸葛翀得知天星乡天星村残疾贫困村民郑宗银萌生了发展蚕桑产业的想法,但担心自身有残疾,劳动能力不强,无法支撑发展蚕桑产业。得知郑宗银心中的顾虑,诸葛翀连续几个晚上上门答疑解惑,还连续几个白天冒着大雨、踏山路帮他选择优良的蚕桑种植地块,合理布局桑园基地种植,指导桑园套种蔬菜、水果增加经济收入。

  在诸葛翀的指导下,郑宗银踏上蚕桑产业的发展之路,可是诸葛翀对他的帮扶并未就此止步。他还经常通过电话或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指导郑宗银进行后续桑园基地建设和养蚕规划,最终郑宗银成功发展桑园30亩,养蚕10张,增收21000元,成为了该村蚕桑产业发展大户。

  在郑宗银的示范带动及现身说法下,该村发展蚕桑产业热情高涨,一口气发展桑园500余亩。

  “只有真正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发展,群众才会相信我们。”诸葛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