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English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萧山区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全国试点,实现从“破题”到“答题”

日期:2023-11-16 16:29:59 查看:1507

11月8日,全省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在萧山召开,萧山区作经验交流发言。

去年10月,萧山区被列为中国科协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全国唯一试点区。今年5月,省科协副主席陆锦专程到萧山调研指导试点工作。一年来,市科协多次实地调研、定点指导,并推荐其成功列入“浙里科普”创新示范试点;萧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委书记王敏作出“要把试点各项工作抓实抓好,力争有更多的萧山实践和萧山经验”的指示要求;区科协主动对接,立足实际、积极破题,以党建为引领,以科学家精神筑基,以科普做加法,赋能公共场馆及基层“一堂两中心”。目前,首批试点6个场馆和2个镇街均已取得初步成效,第二批10个试点单位将于年底完成科普化提升,全区镇街“一堂两中心”全面实现科普化。

一、加强顶层设计,协同发力,推动科普社会化

今年1月,区政府办公室印发《萧山区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作为重点工作写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和《2023年萧山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区科协作为牵头单位,抓统筹,强协同,引资源,抓示范,通过召开全科组会、工作推进会、月度工作例会将工作分解到各镇街、各责任部门,形成了上下一张网、全区一盘棋的工作合力。5月,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与萧山区签订馆地合作协议,引入“科二代学科学”“科学色拉酱”“纸艺科普”等优质科普资源赋能试点场馆,全年开展活动近500场,服务青少年近万余人次。

二、坚持改革为民,紧贴群众,加速科普生活化

坚持“四服务”工作理念,把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作为科普的首要任务,坚持改革为民、惠民,努力打通科普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是科普活动日常化“四有机制”工作法让各村社“一堂两中心”成为群众开展科普活动的新阵地,实现“科普零距离”,让群众“天天见科普”。二是科普内容数字化。萧山智慧城市馆将科普内容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呈现出来,为观众带来生动、有趣的体验。中国数字音乐基地将音乐与数智巧妙融合,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开展“数智狂想曲”等数字音乐专题课程。南阳潮都未来社区依托南阳*YOUNG基层数字治理平台,发布“YOUNG科普”活动,推行科普积分制度。三是科普活动趣味化。推出《萧山区公共场馆科普化研学地图》。在“一堂两中心”和试点场馆开设《科学优课堂》系列课程,增强科普的趣味性。以阿优动漫形象作为科普萧山形象代言人,增强科普的亲和力。推出“小小科普员”讲解竞赛等活动,100多名科普讲师团科普讲师走进“一堂两中心”,为基层群众送上科普大餐,让科学有趣、好玩、在身边。

三、建立完善机制,久久为功,推进科普长效化

一是共建共享机制让公共场馆热起来。组建科普教育基地联盟,推动试点场馆资源共享、品牌共塑。广泛开展馆地(镇街)合作,目前已经整合全区58家科普基地,搭建科普教育共建共享平台,推动科普资源实现内循环。二是“四有机制”让“一堂两中心”动起来。根据“月月有主题”,镇街科协整合科普中国、科普e站、科普宣传栏等各类科普资源,开展科普宣传、讲座、展览、竞赛、电影、研学等科普活动,确保“周周有活动”。三是全媒体科普宣传机制让科普宣传活起来充分发挥萧山融媒体科普分中心作用,以“新闻+科普”模式开展全媒体科普宣传。在萧山广电、萧山日报、萧山发布、萧山科协微信公众号开设“科普萧山——公共场馆科普化”专栏。充分发挥阿优作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创作基地作用,办好《科学故事会》,开发制作优质科普产品,创作科学家精神动漫作品。

下一步,市、区科协将按照中国科协的要求,在省科协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新时代科普的要求,通过典型培育、经验提炼等,全力以赴做好试点推广工作。到2024年,萧山区全区符合条件的公共场馆将基本实现科普化,推出公共场馆科普化评价体系,使公共场馆成为萧山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新的新载体新途径,为全省、全国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试点工作提供“杭州样本”“萧山经验”。(科普部、萧山科协)